粒花冠小月螺

Lunella granulata   Gmelin
   

  187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特性 壳体中型,呈球形,略扁,壳高30mm,壳宽25mm,壳质厚重,周缘甚膨圆。壳体黄褐色或棕褐色,色较均匀。螺层5层,壳面有许多较细螺肋,由近圆形颗粒组成,螺旋部的中央和上方与体螺层的中央和上下方,生有极为发达或一般的瘤状结节,瘤状结节近圆形,甚大,环行分布,各个瘤结间隔较疏,有些瘤结中空,这些瘤结特别是环布中央者,形成类似肩部的假肩。底面隆突,有2、3行瘤结,其间为小颗粒肋。螺轴较弯平滑,轴唇向下略伸,形成宽头突起;外唇平滑或有5、6个小褶,内壁浅黄色,有亮泽。脐部甚大,内凹,内缘滑层甚光亮,脐部中央有斜开口,其内形成脐孔。

生物学

生物学特性 暖水性较强,分布区甚广,为我国浙江至海南岛沿岸岩相潮间带优势种类,2月间福建霞浦潮间带每平方的栖息数多达七八十个。据郭金富等(1994)报道,在广东芒屿岛春季中潮区本种的生物量为178.4Og/m2,栖息密度为16 ind/m2。

国外分布
分类讨论

分类讨论 本种与前一种原为Gmelin(1971)订立的两个新种:Turbo granuatus和 Turbo coronatus,由于它们特别是本种分布广、数量多、形态变异较大,在种的鉴定中,分类学者的意见有所分歧。Lunella coronata coreensis 亚种名称由日本学者 Kuroda et al.(1951)提出。楼子康(1976)通过48个取样点、1438个标本螺旋指数、体螺层指数、脐孔、体螺层壳面突出,厣和齿舌形态特征地理变化的研究认为,Lunella granulata 和Lunella coreensis为 Lunella coronata 多型种的地理亚种,并提出 Lunella coronata granulata 亚种名称。著者认为,这两个亚种在中、日沿岸均是异域分布,我国沿岸30°N—35°N范围为无螺分布区,同时两个亚种的温度性质也有不同,符合“每一个亚种也就是一个生态宗”的理论归结(麦尔等,1965)。虽然南方型和北方型亚种名称在国际上尚未统一使用,但著者认为两个亚种名称都是恰当的,均应予接受。

其它信息

标本采集地 浙江舟山、象山、玉环、洞头;福建霞浦、平潭、厦门、东山;广东南澳、海门、遮浪、上川岛、闸坡、徐闻;广西涠洲岛、防城;海南海口、新盈、新村、三亚。